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錦鯉的起源

錦鯉,是一種經過人工培育的色彩斑斕的觀賞鯉魚。它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受喜愛的一種新觀賞魚,不僅以寶石般奪目的色彩和矯健的體型給人以力和美的享受,而且以本身豐富的寓意和有趣的悟性引人達到一種心靈上的意境。因此,它風靡日本,被歐美視為瑰寶,在我國一經出現,也引起各方的矚目。

錦鯉的名起源於日本,但作為觀賞鯉魚其實緣於中國。1000多年前,我國的文獻就記載著:“稱為真鯉的黑色鯉魚,突然發生變異,生出紅、白、青、黃的變色鯉。”這就是最早的觀賞鯉魚。聞名中外的杭州花港觀魚就是觀賞鯉魚的始祖之一。我國被作為觀賞的鯉魚品種很多,如江西的荷包紅鯉、興國紅鯉、廣西的龍州鏡鯉、湖南的團鯉等。在日本720年《日本書紀》中也有景行天皇於美濃國宮的池裏養鯉的記載。但真正地培育錦鯉,則是這200多年的事。初時愛好養錦鯉的多是貴族,因此錦鯉又稱為“貴族魚”;錦鯉久養有悟性,善解人意,於是又供奉於寺院神社,稱為“神魚”;此後,普及於整個社會,成了日本的“國魚”。

遠在200多年前,日本越後地方,即今日新瀉縣的山野地帶,稱為小千穀的地方,離海很遠,冬季深雪斷絕交通。有人提議利用灌溉用的貯水池塘來飼養鯉魚,這樣就開始有鮮美的魚肉供應,不至於食無魚。其後當地久旱而無水,就把鯉魚移放到鹽穀的千龍池,雖然距村較遠,但仍可以使魚不至於絕種。不久就有人提議,利用屋內餘地開池來飼養,這樣在冬季下雪時便可平安度過。這樣飼養成功後,不知不覺間,部分鯉魚發生了變異,魚體出現緋色或淺黃色,以後越變越複雜。到了距今100多年前,飼養之風更盛,更把德國鯉魚中的無鱗鯉、大鱗鯉和日本鯉交配。現代日本人悉心培育錦鯉達到極其熱衷的程度
返回列表